?
發布時間:2022-05-08
(轉載本網新聞 請注明出處?。?/p>
開篇語:“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睘樯钊胴瀼亓暯娇倳浿率讓么髧そ硠撔陆涣鞔髸馁R信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中國樂器協會官微、中國樂器雜志面向全行業開展“技能強國,創新有我”主題征文活動。作為主題征文活動開篇,我們從輕工“大國工匠”鄭荃大師的人物感言與先進事跡啟程,激勵全行業職工愛崗敬業,釋放創造潛能,在全球樂器制作文化舞臺上塑造“中國品牌”形象,讓大國工匠的情懷、科研創新的精神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激勵全體樂器同仁樹立民族樂器制作文化自信,扎實推進行業向中高端現代樂器制造工業有序邁進。
“大國工匠”感言
鄭荃
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
鄭荃是一名“老三屆”上海插隊落戶的知識青年,在安徽鍛煉長達十二年。1978年有緣結識提琴制作大師戴宏祥,拜其門下學藝, 1980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83年受文化部派遣前往意大利學習提琴制作五年,學習成績優異,提前畢業并獲金獎。1988年學成歸國,受文化部嘉獎并獲中國提琴制作大師稱號,成為中國提琴制作界的領軍人物。1990年應邀加入國際提琴制作大師協會,成為世界級國際提琴制作大師?;貒罅⒅菊衽d中國提琴制作事業,重建中央音樂學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
辛苦耕耘三十年,鄭荃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提琴制作領域的人才。在科研領域成果頗豐,編寫專業教材五本,完成多項國家級,部委級科研項目,舉辦三屆國際提琴制作比賽?,F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的提琴制作大國,在國際提琴制作界占有重要地位。國際提琴制作大師協會主席約翰 斯特里克曾經作出這樣的評價:如果把中國提琴制作比作一輛在快速道上行使的車,鄭荃就是這輛車上的發動機。
愛國主義精神
1980年鄭荃在中央音樂學院提琴作品研討會上
1987年鄭荃在第一屆意大利全國比賽獲得小提琴金獎
在意大利學業有成而且小有名氣的時候,他毅然放棄在意大利舒適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祖國的懷抱,立志要讓中國在國際提琴制作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他認為,中國這么大,光靠他一個人能做好提琴是不夠的,需要通過辦學來培養一批提琴制作家,才能提高中國提琴制作的水平。中國大使館將他的意見反映回國內后,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撥出5萬美元作為他回國辦學的啟動資金。
鄭荃回國后又有別的國外企業愿意出重金聘請他去工作,還有幾次工作調動的機會,但他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在一線從事提琴制作的教學科研工作。
作為愛國主義精神的典型,鄭荃的事跡被收入北京市中學道德品質教育課的課本,激勵了廣大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鄭荃回國后招收的第一批學生
2018年7月中央音樂學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30周年慶典
在繁忙的教學、科研、社會活動面前,他始終堅持創作自己的作品,始終以一名提琴制作者自居,創作了近200件提琴作品。
鄭荃的提琴作品被許多國際著名的交響樂團如波士頓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里斯本交響樂團的音樂家使用,被呂思清、黃濱、林朝陽、陳曦等小提琴家作為獨奏、重奏樂器使用,被意大利克雷莫那國際提琴制作學校博物館、保加里亞國家博物館收藏。
與意大利小提琴家Mosconi進行國際提琴制作文化交流
中央電視臺人物專題、講述專題、音樂與人生專題、經濟頻道、數字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上海電視臺、天津電視臺和美國《洛杉磯時報》、美國國家廣播電視公司NBC、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CBS、意大利國家電視、英國國家電視臺等中外媒體,先后報道了中國提琴制造業發展的盛況和鄭荃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鄭荃參與法國提琴修復專家講座
鄭荃制作的樂器聲音工藝俱佳,在秉承了意大利提琴傳統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個人風格,深受演奏家和收藏界的喜愛。有許多國內外的演奏家使用他制作的提琴舉辦獨奏音樂會,錄制唱片。他的樂器被意大利、保加利亞、臺灣的博物館和諸多藏家收藏。還有數位青年演奏家用他制作的提琴參加國際提琴比賽獲得大獎,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中國青年演奏家陳曦在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用他制作的小提琴獲得最高獎。
堅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提琴制作的科研方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霍英東科研基金、文化部、國家人事部等多項科研任務,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20余篇。鄭荃在提琴材料方面進行了近30年的研究,為了采集中國的制琴材料標本,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小興安嶺,長白山,金沙江,云貴川。篩選出的木材為中國提琴制造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木材人工老化處理的研究方面,他得到中科院化學所,聲學所,力學所、北航力學研究中心、北京礦業大學、傳媒大學和原子能所的支持。他目前的研究有多項是自主創新的,部分研究成果領先于國際研究水平,也因此被聘請為意大利小提琴博物館科學研究小組委員。
馬爾他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國獲獎選手
羅馬國際提琴制作比賽學生于慧東獲金獎
在藝術提琴制作方面,鄭荃不僅本人在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獎27項,他的弟子在各類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獎近百項。他培養的學生于慧東,在2016年一年中就獲得3塊金牌,1塊銀牌。他積極推進中國舉辦自己的國際提琴制作比賽,為許多中國青年提琴制作家脫穎而出和對外交流搭建了平臺,使中國提琴在國際提琴制作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他呼吁科學界更多地介入樂器制造的研究,直接倡導、籌備了2011年《音樂聲學》香山會議的舉辦。